作者:任文杰,滕 應,駱永明
單位:中國科學院土壤環境與污染修復重點實驗室(南京土壤研究所)
卷期:《土壤學報》2022年第59卷第4期
我國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約2.78億畝,糧食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4,素有“黑土糧倉”的美譽,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穩壓器”和“壓艙石”。隨著現代化農業的快速發展,農藥已成為保障黑土糧倉糧食供給的重要生產資料。東北地區已經取代東南沿海地區成為農藥施用的熱點地區,據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2019年東北四省農藥使用量為19萬噸,占全國13.7%,且以除草劑為主,農田化學除草面積已占到種植面積的90%以上。
近年來,東北黑土區除草劑的高頻高強度施用,導致后茬作物藥害事件時有發生,成為輪作換茬、種植結構調整的關鍵制約因素;除草劑殘留可能會造成土壤質量退化,對農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多樣性產生影響,抑制土壤生態服務功能。此外,殘留的除草劑還會通過食物鏈遷移進入人體,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嚴重威脅黑土地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引起了國家高度關注?!稏|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明確指出“推進農藥減量增效,減少對黑土地的污染”。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特別強調“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因此,開展黑土地農田除草劑等有機污染過程與消減關鍵技術研究,已成為保障黑土地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科技需求。
本文從黑土地農田除草劑污染區域分布特征、環境行為及其驅動機制、生態風險甄別、高效消減與修復技術等方面系統分析了黑土地農田除草劑污染過程與消減技術研究進展。東北黑土地各區域土壤類型、氣候條件和種植制度存在明顯差異,針對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高寒低溫、凍融交替的特定生境下,不同土壤類型和種植模式黑土地典型農區除草劑污染多介質界面過程仍不明晰,特定除草劑的生態環境風險評估工作明顯滯后、生態毒性數據缺乏,特定黑土地耕作模式下農田污染消減技術體系還相當匱乏。
針對黑土地長殘效除草劑污染過程與消減技術研究存在的上述問題,本文提出了未來研究的重點方向:(1)黑土地農田除草劑污染時空分布特征與形成機制;(2)黑土地農田多介質多界面除草劑污染過程與驅動機制;(3)黑土地農田除草劑污染生態效應與安全閾值;(4)黑土地農田除草劑污染消減阻控與修復技術;(5)黑土地農田有機污染消減技術集成與示范。
通過上述重點方向研究,有望查明我國東北地區黑土地農田除草劑污染現狀,揭示黑土地農田除草劑污染形成的綜合驅動機制,提出黑土地農田除草劑的安全閾值,構建適宜高寒低溫黑土區農田高效、安全、可推廣的除草劑污染綜合消減技術體系,為保障我國黑土糧倉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系統安全提供科技支撐。
聯系人:廣東健地農業
電 話:0757-87768918
郵 箱:jiandinongye@126.com
招 聘:jiandizhaopin@126.com
地 址:佛山市南海區三龍灣大道廣佛上城11棟8樓